文艺作品为了营造喜剧矛盾,会有意识地改变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,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周瑜,他原本文武双全博盈配资,温润大度,却被《三国演义》描述为心胸狭窄之人。还有隋唐年间的一位奇女子,正史上的她贤淑有德,深受各方尊敬,演义小说却将她曲解为妖艳的风流女子,她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妻子萧氏。
萧氏于公元567年在兰陵出生,家族乃是南北朝时南梁皇室后裔,颇负盛名。但这并未给她带来美满的生活,因为生辰不吉利,还未满周岁的她便被过继给叔叔抚养。两岁那年,叔叔家突遭变故,她又辗转来到舅父生活。舅父家中贫苦,雇不起佣人,她只好亲自操劳家务,由此逐渐养成了自律、识大体的优良品质。
公元582年,还是晋王的杨广寻觅良缘,萧氏被选中,一跃成为王妃。当时隋朝尚未一统天下,南边的陈朝仍割据自立。隋文帝杨坚便派遣杨广前去征讨,萧氏则留在江都稳定后方,顺便凭借娘家的威望收拢当地名士,为丈夫积攒政治资本。
展开剩余65%不久之后,杨广决定与兄长杨勇争夺太子之位,萧氏坚决支持。杨广想与部下商议大事,又担心被发现,她便主动为其打掩护。婆婆独孤皇后喜欢节约朴素,她便不再佩戴任何贵重饰品,与身边的宫女太监同吃同住博盈配资,以讨取婆婆的欢心。
终于,在公元600年,杨广成功击败杨勇,入主东宫,萧氏便成为了太子妃。4年后,杨坚驾崩,杨广继承大统,萧氏被封为皇后。她以为好日子即将到来,却没想到等待她的是无尽的折磨。杨广继位后便收起善良的伪装,露出残暴的本性,搞得民怨沸腾。萧皇后劝他施行仁政,结果遭到斥责,她深感恐惧,不敢再直言进谏。
后来,百姓实在受不了压迫,起义反抗杨广,各地贵族也趁势举兵反隋,正在南巡中的隋炀帝遭到包围,被迫滞留江都。公元618年,宇文化及发动政变,杨广被杀害,萧皇后被掳掠到聊城,后被反王窦建德营救,暂时安置在河北。突厥可汗的妻子是萧皇后的血亲,不忍看她四处流落,便央求可汗将她迎到漠北生活。
唐朝建立后,唐军不断北伐将突厥攻灭,已经年近50岁的萧皇后被带回长安,还被30多岁的李世民纳为妃子。倒不是说李世民爱上了徐娘半老的萧皇后,其背后存在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。
首先,萧皇后身为前朝皇后,在世家贵族中有强大的号召力,李世民与她结亲,便会获得这些豪门的支持,巩固自身的统治。其次,唐朝以道教为国教,这引起了佛教的不满,恰好萧皇后信仰佛教,将她纳入后宫,意在安抚佛教僧侣们,避免这些人犯上作乱。
然而李世民却从未亲近过萧皇后,始终刻意与她保持距离。萧皇后孤独无伴,积郁成疾,于公元647年去世,享年81岁。后来李世民还特意命人将她的遗体与杨广合葬在一起,并亲自为她拟定谥号,也算是为这位命途多舛的女子,保留了最后的体面。
萧皇后的一生充满波折,她虽生在富贵人家,却被寄养在别处过清贫生活。她虽嫁入皇族,丈夫却是个虚伪的人,她想要做贤内助帮助丈夫开创盛世,却屡次碰壁。后来遭遇乱世,她如同浮萍一样背井离乡,四处飘零。不过晚年遇到了贤明的君主李世民博盈配资,也总算是有个体面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怀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